“学人·典籍·文化:齐鲁文化中的青岛”研讨会暨青岛古典文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

发布时间:2024-11-09 作者:三畏 审核:魏学宝 发布:宋杰 浏览次数:1

119日,“学人·典籍·文化:齐鲁文化中的青岛”研讨会暨青岛古典文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此次研讨会暨年会由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青岛古典文学研究会主办,亚洲bet57365游戏大厅等多单位联合承办。会议旨在立足乡邦先贤和典籍,在中华文化和齐鲁文化的视野下,深入探讨青岛历史文化,为实现岛城地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提供文献基础、学理依据和路径设计,从而赓续岛城文脉,传承岛城文化。

会议开幕式全景 王宇彤摄

开幕式上,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青岛市社科院副院长王春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科建设处处长金玉洁,亚洲bet57365游戏大厅院长王学栋,青岛古典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蔡连卫先后致辞。开幕式由青岛古典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亚洲bet57365游戏大厅副院长魏学宝主持。

王春元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意义,认为本次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第二个结合”,围绕学人·典籍·文化等开展研讨,对于推进青岛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和研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王春元提出在青岛文化研究方面,学人应关注并处理好古与今、中与西、学术研究与宣传普及的关系,从而持续深入推进青岛文化的研究与传承。金玉洁致辞中,感谢了青岛市社科联、青岛古典文学研究会对学校相关专业和相关团队的支持,简要介绍了学校和学校文科发展情况,表示在文化双创背景下,学校将持续支持青岛文化研究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为文化双创贡献石大力量。王学栋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院和学院中文系建设发展情况,充分肯定了青岛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对研讨会的顺利举办给予美好期待。蔡连卫致辞中感谢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相关单位对本次会议的鼎力支持,介绍了青岛古典文学研究会近年来在青岛文化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号召会员秉承青岛士大夫爱好学问的优良传统,在前辈学者奠定的良好研究基础上,继续在古典文学与青岛地方文化研究方面深入拓展。

王春元致辞 王宇彤摄

金玉洁致辞 王宇彤摄

王学栋致辞 白玛曲吉摄

蔡连卫致辞 白玛曲吉摄

魏学宝主持 白玛曲吉摄

研讨会暨年会吸引了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0余位博硕研究生及其他行业的相关专家学者。据介绍,自会议征文通告发布以来,先后收到来自海内外60余位专家学者、博硕研究生的53篇论文,主办方和会议筹备组根据会议主题,遴选了40余位作者撰写的37篇论文与会。在研讨会暨年会分组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依据“青岛文化名人与典籍”“青岛文化与齐鲁文化”“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三个组别分组研讨。在“青岛文化名人与典籍”组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张谦宜、高凤翰、高出、黄孝纾、王清福等本地文化名人和即墨解氏宗族等文化家族,《絸斋诗谈》《高西园诗画录》《崂山环游记》等著名典籍文献,沈鸿烈、张伯驹、王统照等宦游寓青名人,《即墨县志》《崂山志》《崂山记》等青岛方志。在“青岛文化与齐鲁文化”组的研讨中,青岛地区的海洋文化、电影文化、啤酒文化、地名文化,青岛地区的历史传统,古今的崂山记忆,近现代的工人运动、商务习俗、档案文献均纳入学人视野并被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组中,虽研究内容不直接涉及青岛,但相关话题直击学界热点和学科前沿,内容涉及思想史、诗学、文字学、文学、艺术学,显现今日青岛学人于学界的开拓与创新,显现了相关领域纵深拓进过程中的青岛学人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