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耿超教授做客博雅讲堂第83讲,从考古资料出发,结合传世文献,介绍古代的烹饪技术与传统炊具、出土的美食与美器,并探讨饮食礼俗与饮食思想。讲堂由荟萃学院、亚洲bet57365游戏大厅主办,亚洲bet57365游戏大厅、人文素养班及全校百余名师生听取讲座。
耿超教授讲述考古视野下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关于人类或一个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么样的学问。”耿超开篇明义,从饮食文化的定义入手,将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由此指出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即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必须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耿超引用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的话,向在场观众传达了中华民族特重饮食的观念。在此基础上,耿超通过《礼记》《尚书》《论语》等大量文献中有关饮食的记载,结合国人见面问候饮食的习惯和华人在外开餐馆的职业选择,进一步论述了“吃”贯穿于整个中华文化史。以中华文化史为切入点,借助具体的文献资料,耿超列举远古时期、人类取火发明、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三个典型时间段,讲述了中华民族饮食从生食到熟食再到调制阶段的发展过程。耿超指出,中国烹饪在饮食的调制阶段就形成一门文化艺术,人们的饮食观也在这一阶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六畜既备的养殖业、东方海岱的渔猎经济都和人们的饮食观念息息相关。
美食配美器,耿超带领在场观众欣赏不同地区考古出土的器具文物,展示了中华民族煮、蒸、烤、煎、面食、火锅六种不用的烹调方法与其所使用的饮食器具。“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仪产生于饮食活动,饮食之礼是一切礼仪的基础。从《礼仪》中有关饮食之礼的记述出发,通过贵族与平民的饮食差异以及考古发掘,耿超分析了饮食之礼的等级区别,并具体介绍了古时的宴享之礼、客食之礼、进食之礼。结合当今社会的饮食文化,耿超指出,如共食不饱、毋咤食等诸多饮食礼仪,在今日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讲座最后,从饮食中的政治思维展开,耿超讲述了庖宰伊尹说汤、易牙烹子献食、一肉之恨、一饭之恩等历史上与饮食相关的政事,借此阐明了饮食与政治间的联系。
在互动环节,耿超就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新媒体对饮食文化传播的影响等问题,与现场听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主讲人简介:
耿超,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曾任河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2000-2010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师从历史学家常建华、刘毅、朱凤瀚,获历史学学士、考古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2012—2016年在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隋唐宋元考古、先秦史和古文字,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在《文物》《考古与文物》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