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晚,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丽军做客博雅讲堂第79讲,讲授当代文学对农民的审美构建及未来可能性。讲堂由荟萃学院、亚洲bet57365游戏大厅主办,亚洲bet57365游戏大厅刘清副院长主持,亚洲bet57365游戏大厅、人文素养班等全校师生百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听取讲座。
讲座现场
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目标和时代精神旋律的变迁,当代文学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形象呈现出了不同的审美流变,建构出了众多色彩纷呈的新农民形象群体。沿着历史的长河,中国农民形象的演变脉络,随着张丽军教授的讲授清晰地呈现出来,“农民形象的审美嬗变构成了一个民族心灵史、一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史。”
张丽军从“十七年”时期的农民问题入手,这既是中国现代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心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心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新农民形象的审美书写成为当代中国文学魂牵梦绕的艺术创作主题和审美想象的聚焦中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塑造“新人”就成为新文学最重要的任务目标,呈现出社会主义初期的乡土中国农村的纯朴、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风貌,至今依然鲜活动人。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吃饱饭了的农民是当代文学所塑造的新时期初期社会主义农民的最初形象建构。张丽军以王润滋的《内当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为例,指出贯穿其中的“劳动美学”社会主义审美观和价值观。
随着传统乡土中国迈进到现代城市中国,新世纪的“新现代性事物”以加速度、全方位的方式彻底改变传统乡土中国的自然、社会与精神生态。先知先觉的作家以一种敏锐的审美眼光,捕捉并书写了这一百年以来最深刻剧变下中国农民物质、文化、精神乃至是灵魂深处的社会变迁与心灵嬗变。
探寻新农民内在审美理念、叙述主题意蕴、与时代的精神互动,对总结当代文学创作经验和推进新世纪文学发展无疑有重要作用。张丽军立足于历史嬗变中的农民进程,提出了未来农民形象的可能方向:把握乡村新力量、新演变、新传承,传承千年中国乡村根性文化,实现中华新文化建构。
学生登台提问
张丽军教授的报告给在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荟萃学院副院长李瑞雪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一代代年轻人远离农村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追寻属于农村的根?张丽军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这一辈人从乡村里走出来,成为乡村的客人,我们的后代在不可避免地远离乡村。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寻找自己文化的根,不断地回归乡村,用各种方式返回乡村。即使生产方式发生变化,那种属于土地的情感、属于农民的淳朴、善良、天真的向往与追求值得我们保留。”
沈壮娟教授进行总结
亚洲bet57365游戏大厅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沈壮娟对张丽军教授的讲座进行总结:对新中国的农民形象的书写重现了当代文学创作、社会的把握中缺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时代中正有这样一批作家,努力把农民的形象与中国社会进行密切结合,探索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担负起文学工作者对于社会应有的责任感。中国文化的根性还要关注农村的生活,农民形象将成为作家挖掘、传承的重要途径。
主讲人简介:
张丽军,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茅盾文学奖评委,山东省齐鲁文化英才、东岳学者;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百家评论》副主编等。迄今已出版著作8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在20世纪乡土文学研究、当代文学批评等领域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