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副教授
职务:法学系主任
山东省潍坊人,1998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10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15年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访问学者。
环境法学、国际经济法学、能源法学、国际环境法学、能源法学专题、国际环境法学专题
1、基于OBE理念的“人工智能+”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18-2020),山东省本科教改项目,主持;
2、基于OBE理念的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培养模式研究,山东省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项目(2017-2019),主持;
3、低碳经济视角下黄河三角洲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与法律制度研究(2012-2013),山东省“蓝黄”两区重大课题项目,主持;
4、山东省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激励政策研究(2013-2014),山东省软科学项目,主持;
5、面向能源领域的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职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究(2014-201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主持;
6、黄河三角洲地热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政策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2015-2017),主持;
7、多边贸易体制下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制度研究(2013-201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主持;
8、“两化”深度融合下山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项研究项目(2012-2013),主持。
1、《美德印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考察及对我国的启示》,《生态经济》(2018.12),中文核心(C扩);
2、《我国浅层地热资源开发法律规制的理性思考》,《生态经济》(2015.09),中文核心(C扩);
3、《低碳视野下我国页岩气法律制度构建研究》,《生态经济》(2015.04),中文核心(C扩);
4、《我国污染环境犯罪立法价值取向的评析与思考》,《环境保护》(2014.15),中文核心(C扩);
5、《我国民事诉讼中经验法则立法与适用问题研究》,《理论学刊》(2013.11),CSSCI;
6、《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02),中文核心(C扩);
7、《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国内企业的风险识别及控制路径研究》,《生态经济》(2013.10),中文核心(C扩);
8、《我国CDM项目中卖方特有风险控制问题探讨》,《对外经贸实务》(2013.6),中文核心)。
著作
1、《低碳经济视角下黄河三角洲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与法律制度研究》,获2015年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我国民事诉讼中经验法则立法与适用问题研究》,获2014年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两化”深度融合下山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获2015年山东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机构编制管理科研成果二等奖;
4、《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国内企业的风险识别及控制路径研究》,获2014年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低碳视野下我国页岩气法律制度构建研究》,获2016年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胜利石油育才奖” (2018年);
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先进个人” (2017年);
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优秀奖”(2015年);
9、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企合作先进个人奖(2014年);
1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级优秀班主任(2014年);
1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级优秀教师(2012-2013);
1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青年教师英才支持计划”(第一层次)(2014-2017)。
13、2019年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第四届全国“绿能”杯高校法学研究生暑期调研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14、2018年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第三届全国“绿能”杯高校法学研究生暑期调研竞赛三等奖(指导教师)。